如何让老人远离保健品陷阱?消费时擦亮眼睛

ytkang8年前 (2017-03-13)食品603

一包葛根粉冠上“神药”名号就卖数千元,一个能加热的床垫起个“磁疗床”的名字能卖2万元……一些成本只有几十元、几百元的商品,为啥经过商家的包装和销售人员的忽悠,就能在老人面前一骗一个准?如何才能让老年人识破陷阱,避免吃亏上当?

打着亲情牌 骗你没商量

最近,家住郑州市沙口路北段的刘先生很闹心,母亲在附近的一家氧吧花了近7000元买的两盒“神药”,原来只是葛根粉。刘先生怀疑母亲被骗,要把药退了,但老人不同意,母子俩为此闹了矛盾。

此类案例,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而在这些所谓“保健品”的营销过程中,一些不良商家惯用的伎俩就是打亲情牌。

记者日前在郑州市经五路一家养生店调查发现,工作人员以免费量血压、测血糖的方式吸引老人进店,还赠送小礼品,让老人觉得花高价“投资健康”物有所值。还有一些养生机构,经常给老人打电话嘘寒问暖,组织他们集体洗脚、唱歌、过生日,慢慢和老人建立像家人一样的亲密关系,老人就心甘情愿掏了腰包。

作为一名专业养老服务工作者,河南省人大代表豆雨霞认为,老年人退休后没有了事业,子女又忙于工作,因而缺少情感交流的对象。“一些不良商家正是利用了老人的失落和孤独,组织他们开展集体活动,老人觉得有了归属感,‘心甘情愿’上当。”豆雨霞说。

老人擦亮眼 子女多理解

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杨鑫说,当前一些商家利用老年人有健康需求,混淆视听,将一些食品或中药材冠以“保健品”“神药”名号出售,牟取高额利润。

他提醒老人,在投资健康时要擦亮眼睛,正规的药品有“国药准字”号,标注“功能主治”,商家需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才能销售;而保健食品有“小蓝帽”标志,标注“保健功能”或“适宜人群”等内容。如果发现有商家将“三无”产品当药品卖,消费者可拨打食药局热线12331举报。消费者如发现上当受骗,也可以拨打12315热线维权。

豆雨霞建议,如果子女发现老人购买保健产品上当。要站在老人的角度去思考,在聊天中给他们算算经济账。或者用陪伴的方式让老人远离商家的陷阱,让老人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记者 逯彦萃)

相关文章

全球营养保健品零售巨头GNC仍有望被中国财团收购

全球营养保健品零售巨头GNC仍有望被中国财团收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因谈不拢条件而搁置的GNC(健安喜)收购案12月8日再度传出消息,中国买家仍有可能是其最后的归宿。 12月8日,独立消息...

“洋”保健品强势入华,可真如传说中那么神?

“洋”保健品强势入华,可真如传说中那么神?

图片来源/ 123rf.cm.cn 今年3.15,进口食品遭点名再次登上了各大媒体头条。不过热闹的不仅仅是他们,近来,被传的神乎其神的“洋保健品”也频频引发...

保健品“补脑”?不存在!

今天,高考拉开序幕。考试前后,考生们的饮食营养与安全,是家长们最为在意的大事之一。除了荤素搭配、清淡爽口,很多父母还会选择给孩子“补一补”——购买...

保健品进入百元大战时代?

保健品进入百元大战时代?

  □信息时报记者 刘芳 于婉珈   近几年,保健品行业风起云涌。早前主要被安利、康宝莱等大型直销企业把持...

高考中考前保健品旺销 专家:吃药不如睡足觉

如果要写一篇“那些年,我们吃过的补脑保健品”,相信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往这个名单里添加属于自己那个年代的回忆。也许我们都明白,这些“补品”的心理价值...

保健品潮流来袭 告诉你知名的澳洲保健品有哪些

保健品潮流来袭 告诉你知名的澳洲保健品有哪些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知名澳洲保健品品牌陆续地出现在中国市场,打开各大电商平台的保健品栏目就能知道,像澳乐维他、blackmore、swisse,都是知名的澳洲保健品品牌,再看消费者评论栏,也都是...